培根铸魂·经世致用——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党建品牌简介材料

2025-06-17  点击:[]

一、品牌内涵

(一)核心理念:以党建引领学科专业发展,以红色基因铸魂育人,以经世之学服务北疆振兴。

(二)内涵阐释:“培根铸魂・经世致用”品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度融合学院“明德修身、经纶天下”的院训,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一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经管讲坛”打造“红色讲堂”,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专业教育;二是立足“经世致用”实践导向,围绕内蒙古“五大任务”,破解农牧业发展难题,推动党建与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交叉融合;三是以党建赋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为北疆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二、创建目标

(一)政治引领目标:师生入党申请率年提升15%;教师“思政育人”类项目申请率年增长20%。

(二)队伍提升目标:组建1支“党建+学科”先锋团队;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生思政水平不断提升。

(三)育人实效目标:年均举办10期“经管讲坛”;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年均增长20%;基层就业人数增加10%。

(四)社会服务目标:年均为自治区提供政策咨询报告10份,提供基层决策支持50次;新增1个“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牧民增收。

(五)品牌影响目标:形成1个可复制党建案例,新媒体平台党建内容阅读量突破6000次。

三、特色亮点

品牌的创新点在于构建“一核三翼”党建矩阵。

(一)核心引擎:以党的坚强领导为核心,形成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人才培养工作格局。

(二)文化之翼: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依托“经管讲坛”将思政融入专业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构建“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基层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三)科研之翼:组建1支“党建+学科”先锋团队,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等单位共建“北疆党建联合体”,开展牧区现代化跨学科攻关,相关研究成果可支撑地方标准制定。

(四)服务之翼:依托5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和2个高端智库,服务“三农三牧”,立足区情民情,培养爱农、知农、懂农、为农的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四、工作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工作做法

1.强化党委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党建引领全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坚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实”的政治核心作用,落实“五个到位”职责,保障组织领导和日常运行机制到位。

2.优化基层组织建设

图1 “星火阅读品经典,红色基因代代传”读书交流分享会

抓好教工党支部“双带头人”队伍建设;按照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指标体系,实现15个师生党支部创建全覆盖;规范党支部设置,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莹莹’之火·熠熠生辉”“读书分享交流会”等特色党日活动。

图2 学院党建文化活动中心

继续拓展学院党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努力形成功能齐全的党建阵地,切实把师生党员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3.深化思想政治引领

图3 赵新峰教授在经管讲坛讲授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图4 学院联合多家单位联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体学习会

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研讨会、全院大会、党团日活动三级联动,年均开展专题学习40余次。推出“三农学堂”等学习平台,践行“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基层服务”思政教育机制,以红色基因铸魂育人。

4.推进师德师风与人才建设

常态化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培育“草原英才”“321人才”等高水平教师团队。加强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近5年发展教师党员1名、博士生党员25人,发挥党员在科研攻关中的先锋作用。

5.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

图5 学生深入村民家中了解乡村发展情况

依托农林经济管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治区一流学科,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农村牧区开展学生专业综合实习、专题调研,引导学生学农爱农,立志扎根基层服务三农,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

(二)取得成效

1.党建引领成果显著提升

学院党委连续4年获评校级党建述职“好”等次,2015—2019年3次获评“全区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获“全区五四红旗团委”。4个教师党支部获评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5名博士生党员、106名本科生党员在学术竞赛、基层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占比80%以上的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自治区级三好学生等荣誉。

2.队伍成长实现突破

教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发表SSCI/SCI论文10篇、CSSCI论文30篇。2名教师党员挂职旗县领导,1人担任内蒙古政协委员,1人获全国“第十一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15名教师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青年教师培养成效显著,新引进博士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35项,参与社会服务100余次。

3.育人成效硕果累累

“经管讲坛”累计举办157期,邀请近百位国内外经济领域专家及企业精英讲学,惠及上万名学子。

图6 学院参赛作品《“苁蓉”不迫——“沙漠黄金”助力“三北”工程攻坚战的革新者》

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银奖

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数量逐年增长,其中,国家级奖项62项、省部级奖项168项。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校企合作班就业率达98%,基层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马跃腾、“全国基层就业卓越奖”乌德乐胡等典型。创新创业成果突出,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00余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获得国赛银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4.社会影响持续扩大

2024年提交政策咨询报告10份、决策支持50次,研究成果获自治区主要领导批示3次,支撑地方标准制定5项,为214个嘎查(村)提供财务规范服务,培训农牧民超4000人次,推广合作社财务软件30家,乡村振兴服务成效显著,社会影响持续扩大。

上一条:​党建领航·科创育人——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党建品牌简介材料
下一条:食代锋范・芯耀北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党建品牌简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