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品牌内涵
擎素质教育之旗——坚决贯彻党的领导,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推动党建与素质教育深度融合。
固育人成才之本——以强体育人为目标,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以教学、群体、竞训为抓手,将学生人格塑造、知识学习和身体素质训练相统一,发扬新时代体育精神,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创建目标
政治引领:党员教师政治素养提升,理论学习参与度达100%,强化学用结合。
队伍提升:教师教学与业务能力提升,高质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
育人实效: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提升,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掌握体育技能,培养体育精神。
社会服务:完善“党建+”长效机制,扩大品牌影响,落实“体育育人”。
三、特色亮点
(一)“党建+”多元融合
紧密结合体育教学部工作实际,以“党建+”为特色载体,将党建工作融入教学、竞赛训练、群体活动各环节,以党建引领体育工作发展,在体育工作中强化党建。
(二)多维度活动载体
根据科室特点打造多样化党建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党建活动体系。“党建+教研”,即一年级以“增党性,强身心”为主题、二年级以“提技能,享终身”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质量;“党建+竞训”,即以赛促学,结合多种举措促进运动员、教练员全面发展;“党建+群体”,即举办系列校园群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三)全员化品牌争创
强化品牌建设,将党建任务落实到每个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业务工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党建工作格局。
四、工作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加强党员思政教育,压实工作责任
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三会一课”,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党务联席研讨会等多元化学习活动,推进党支部学习计划落实落细。压实工作责任,明确两个党支部、党小组及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分工,持续深化“一分党委(党总支)一品牌”创建成效。
党员教师政治素养明显提高,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党建工作活力不断增强。
(二)创建活动载体,扎实开展工作
依托“党建+”体制机制,开展“党建+”活动,完善党建品牌建设,推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通过组织教职工群体竞赛活动,拓展党建品牌辐射范围,形成示范效应,促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1.党建+教研
以一、二年级教工党支部为核心引领和组织依托,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教研室统筹教学资源、规划教研方向,将党建工作融入教研室建设与教学实践,确保教研室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开展。以党支部为纽带凝聚党员教师力量,带头创新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带动全体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实现党建与教学协同发展。

图1 二年级选项课——空手道课程教学
为改善超重肥胖等特体学生体态和身体功能,经党小组研究决定开设减脂塑形课,通过“理论教学+科学锻炼”的方式帮助特体学生降低肥胖率,提升身体素质,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图2 减脂塑形课程教学
一、二年级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主题教研活动,内容包括集体备课、理论课研讨会、青年教师课程思政培训、参赛心得分享会、教师素质拓展训练、“以学促干,以学提能、以德促训”系列教研活动等。党员教师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开展“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入课堂”主题活动,邀请模范教师分享教学、竞训经验,开展师德师风学习研讨活动,树立体育部师德师风典型。
在教研活动驱动下,党组织凝聚力增强,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效果显著,并在各项赛事活动中屡获佳绩。

图3 “党建+”主题教研活动——教师素质拓展活动

图4 “党建+”主题教研活动——飞盘课程实操与研讨
2.党建+竞训
以党建引领运动员思政与专业能力建设,运动队党员教练覆盖率超70%。党员教练在训练与赛事中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强化纪律教育和思政教育。通过经验分享会、案例研讨会等活动,帮助运动员树立正确价值观与竞技观。构建家校、学院与部门的多方联动机制,促进师生交流,实现思想引领与技能提升协同发展,培育德才兼备的体育人才。运动员在各类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如获得中国大学生柔道锦标赛团体冠军和中国式摔跤锦标赛女子团体第一、男子团体第二、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本科校园组自治区高校团体总分第二、超级组第七等,彰显了教学成果,提升了学校知名度。

图5 我校运动队在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斩获的部分奖章

图6 自治区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女足超级组冠军

图7 自治区大学生篮球锦标赛男篮女篮冠军
3.党建+群体
围绕体育文明校园建设开展群体活动,每年举办12场校园赛事,涵盖田径、球类等多种类型,吸引近万名学生踊跃参与。在赛事组织中,着重培养学生裁判与活动策划团队,提升其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助力学生明确自我定位、增强社会竞争力,推动体育强国理念在校园落地生根。
体育课程与校园活动涵盖球类、田径、体操等项目,助力学生掌握2种以上体育技能,提升身体素质。校园群体活动参与人数显著增长,内容更加丰富,体测达标率上升。2024年超7000人次参与校园体育赛事,获师生广泛好评。

图8 学生群体活动-拔河比赛

图9 学生群体活动-那达慕大会
(三)构建全渠道传播网络,扩大品牌覆盖面
整合校园官网、体育教学部网页、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渠道,构建全方位传播矩阵。通过公众号发布党建品牌文章,以短视频、图文记录“党建+”活动及运动员成长历程,展示“擎旗固本,强体育人”党建品牌特色,以宣传传递党建引领体育教育的坚定理念。